《重庆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(2016-2020年)》出台 2020年 我市经常参加锻炼人数将达1300万
发布时间:2016-11-16 09:18:07
|
|||
|
昨日,市体育局召开新闻发布会,对近期出台的《重庆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(2016-2020年)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计划》)进行了介绍和解读。《实施计划》提出了一系列目标:到2020年,我市成为西部地区全民健身的“窗口”,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1300万,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.7平方米,全市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达25名以上等等。
打造城市社区
15分钟健身圈
昨日市体育局副局长张欣介绍了《实施计划》提出的主要目标:“到2020年,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1700万,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1300万。经常参加的概念大致就是一周三次以上的体育锻炼。此外,我市国民体质监测抽样合格率目前是92.6%,到2020年这一指标将达到93%以上。”
市民们将拥有更多健身场地,张欣说:“我们将着力构建区县、乡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三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,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。到2020年,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.7平方米。目前是1.36平方米。”《实施计划》鼓励改造旧厂房、仓库、老旧商业设施等用于体育健身,在现有公园、城市绿地中融入体育功能。
知名品牌赛事
再增加3至5个
近几年,我市成功打造了重庆市国际马拉松赛、世界杯攀岩赛、武隆山地户外公开赛、环中国自行车赛等品牌赛事。张欣表示:“到2020年,在已有品牌赛事的基础上,新打造全国知名的品牌赛事活动3至5个,促进每个区县根据地域文化特色打造群体赛事活动,实现“区区有品牌、县县有特色。”
在未来几年中,除了重庆世界铁人三项赛已经落户沙坪坝区外,还有不少赛事也在市体育局的计划中,张欣透露:“针对库区的公路网络完善的情况,我们也在考虑公路汽车赛、公路自行车赛、越野跑等,在三峡库区的落地。”马拉松是近几年非常受市民欢迎的一个项目,张欣表示重庆的马拉松赛事也会越来越多:“今年重庆大概有10场马拉松,我想未来可能还会增长。”
组织运动员
指导市民健身
《实施计划》提出开启应用国民体质健康监测大数据,研究制定并推广普及健身指导方案、运动处方库和健身活动指南,提高市民的科学健身意识。市体育局群体处处长张小波解释了相关原因:“我们注意到有很多的市民在体育锻炼中方法不科学,一个是效果不明显,而且还有可能导致受伤。所以我们在制定计划的时候,就非常注重市民的科学健身。”
那么如何推进科学健身呢?张小波表示:“首先是传播科学健身的知识,我们举办了一些全民健身大讲堂,印发健身手册,把健身的理念和知识传授给广大市民。另外我们准备经常性和示范性地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活动,组织优秀的运动员、教练员、体育工作者到群众身边去,指导怎么科学健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