丰都金余两姓不通婚 疑为成吉思汗后裔
发布时间:2017-02-23 10:58:47重庆东部172公里处有一个丰都县,该县包鸾镇飞仙洞村有6座古墓。该村60多岁的老人说,在飞仙洞村,很少有人知道这6座古墓就是成吉思汗后裔的墓地。但是,成吉思汗的后人的确葬于此地,一块咸丰十一年的墓碑,对这段家族历史乃至元末明初的历史作了详尽记载。
飞仙洞村
研究元末历史多年的专家表示,元末农民起义后,红巾军攻下了元大都,元朝宰相铁木健的族人远走四川。为了躲避起义军,铁木健家族的族人们沿长江而下,在四川泸州风锦桥依锦乡,发誓效忠祖先,并在桥边插上柳枝后分散逃亡,一支来到丰都县包鸾镇改名换姓隐居山林。
成吉思汗
分手之时,家族的人预感到朝代更迭会有灭门之灾,于是在泸州分手之时,相约改姓。墓地上这块咸丰十一年的墓碑中提到,逃往四川后,“改铁为金,金有相似又改为余,余氏而万代不改铁木真义出焉,此余姓氏之所由肪乎。故一行来自泸州,奈人多影大难以一路,原在风锦桥依锦乡誓祖遣散。”这6座余氏古墓和这块咸丰十一年的墓碑就是最好的证据。
墓碑
在明朝,成吉思汗家族是朱元璋朱氏王朝的追杀对象,没有人敢冒险对家族历史进行记述。直到清朝,他的后人们才敢将这段祖先的历史记述在墓碑之上。当地人称,虽然不确信自己是不是成吉思汗的后代,但在他们的祖训里,金、余两家是不能通婚的。